🔒 安全提示

尊敬的用戶,為保護您的資金安全,請提高警覺,防範以下詐騙行為:

  • 冒充平台工作人員:透過群聊或私訊,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引導您造訪偽造網站註冊、入金或交易。
  • 冒充合作夥伴:以承諾收益或超高返利為誘餌,要求向指定第三方帳戶轉帳。
  • 偽造簡陋網頁:使用盜用 TOPONE Markets Logo 的平台誘導入金或授權交易。

請注意保護資金安全:

  • 僅透過 TOPONE Markets 官方 App 或官網 新增投資顧問或聯繫客服。
  • 官方不會要求向私人帳號轉帳或提供密碼、OTP 等資訊。
  • 如遇可疑連結或訊息,請立即在 App 或官網線上客服核實。

保持警覺,安心交易!

我已知曉
我們使用Cookie來詳細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以及我們可以改進的內容。通過點擊“接受”,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 詳細內容
本網站不向美國居民提供服務。
投資觀點 股票 什麼是量化寬鬆(QE)?QE如何運作?對股市與外匯市場有何影響?

什麼是量化寬鬆(QE)?QE如何運作?對股市與外匯市場有何影響?

量化寬鬆,這項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工具,如何在經濟風暴中扮演關鍵角色?它又是如何運作,對全球經濟產生何種深遠影響?

TOPONE Markets分析師 2024-07-10
13992

自2024年以來,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不確定性,迫使全球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重新評估他們的貨幣政策工具箱。在國際貿易緊張局勢與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雙重壓力下,傳統的利率調控手段顯得捉襟見肘。在這樣的背景下,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這項非常規政策工具,以其獨特的力量和影響範圍,再次成為全球經濟舞台上的關鍵角色。


從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到歐洲中央銀行(ECB),乃至亞洲和大洋洲的中央銀行,都可能根據各自經濟狀況的需要,調整量化寬鬆的規模和結構,以達到最佳的貨幣政策效果。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量化寬鬆對股市與外匯的影響,深入解析量化寬鬆在不同經濟體的應用實踐,探討其如何適應特定的經濟環境。


量化寬鬆(QE)是什麼?

量化寬鬆QE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這個貨幣政策利器,在全球經濟舞台上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或經濟低迷時段。 QE作為一種非常態的貨幣政策工具,由各國中央銀行操盤,透過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這一手法,實現貨幣基數的擴張。此過程也有「印鈔票」之稱,但不是代表央行去印一大堆鈔票灑入市場,而是代表央行透過購買債券、證券等等,將資金透過層層的環節,在市場上流動。


從其中文名稱「量化寬鬆」具體來看,「量」字點出了貨幣供給的增加,「寬鬆」二字則像徵著市場充斥充沛的流動性,意謂透過擴大貨幣供應,降低借貸門檻,以確保經濟運轉暢通無阻;從英文縮寫來看,「Q」代表Quantitative,指向國家基礎貨幣總額的數量化管理;而「E」源自Easing,揭示了貨幣政策的鬆綁,旨在舒緩銀行業的資金緊繃狀態。


TOPONE Markets交易研究報告 (2024年第三季度)
全球金融市場展望 / 專家交易提示 / 交易者心態
獲取以下市場第三季度的交易提示,不要錯失良機!
· 美國&歐盟股市指數預測
· 黃金,白銀,原油
· 歐元,英鎊,美元,美元兌加元,美元兌日元
立即註冊

量化寬鬆政策的由來


對台灣投資人而言,量化寬鬆一詞,或許最先聯想到的是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所採取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措施。然而,若追溯QE的起源,其創始者實際上為日本銀行(Bank of Japan)。


在日本經歷了1990年代的資產泡沫破滅,隨之而來的失落十年中,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將政策利率降至零——已達極限,無法有效刺激經濟復甦。在此背景下,日本銀行於2001年3月決心開創先河,啟動量化寬鬆政策,旨在穩定物價並推動經濟溫和擴張。


具體而言,日本銀行實施QE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幾個面向:

  • 市場利率壓低:透過大量購買政府債券及其他金融資產,以壓低長期利率,進而鼓勵投資與消費。

  • 增強流動性供應:提高金融機構在日本銀行活期存款帳戶的餘額,確保銀行體系內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貸款活動。

  • 緩解企業融資壓力:藉由充足的流動性,降低企業的借款成本及獲取資金的難度,進而支持實體經濟活動。

此舉標誌著現代貨幣政策的新篇章,而後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聯準會亦沿用了類似手法,將QE推廣至全球,成為非常時期貨幣當局應對經濟衰退的重要手段。

量化寬鬆的優缺點

QE的優缺點


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簡稱QE)的核心宗旨集中於兩個主要面向:一是旨在減輕企業及個人在銀行貸款上的財務負擔,藉此降低借貸成本;二是確保金融市場維持足夠的流動性,為經濟活動注入活力,引領經濟步入復甦軌道。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QE已躍升為全球主要中央銀行,如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日本銀行(Bank of Japan)等,共同倚重的貨幣政策利器,用以因應經濟困境,激發經濟活力。


然而,量化寬鬆政策亦面臨多重挑戰與風險。首要問題在于通貨膨脹風險,過度的貨幣供應可能會導致物價上漲,尤其是在經濟復甦階段,貨幣乘數效應放大了通膨壓力。此外,大量流動性可能扭曲市場價格,催生資產價格泡沫,威脅金融穩定。長期實施QE可能導致經濟體對此類政策產生依賴,一旦進入收緊階段,市場反應可能劇烈,使得退出QE的過程複雜且充滿挑戰。

量化寬鬆的運作原理

探秘經濟刺激的強力法寶——量化寬鬆,其運作精髓涵蓋三個關鍵步驟:央行購買公債,市場注入資金,最終實現經濟復甦的綠色射線。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解讀這一貨幣政策的獨特機制。


量化寬鬆的運作機制

央行購買公債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的核心機制是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大量購買債券,如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這一過程實際上等同於央行創造新的貨幣,並將其注入到銀行系統中,旨在提高市場流動性。

市場注入資金

隨著新資金的流入,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帳戶得到充實。這不僅增加了銀行的資本基礎,還降低了銀行之間的融資成本。結果,銀行更願意放貸,無論是向企業還是個人,都更容易獲得信貸,從而刺激經濟活動。

經濟開始復甦

充足的流動性和較低的利率環境鼓勵了消費和投資。企業和消費者因借貸成本的下降而受益,更傾向於進行消費和投資,這直接促進了經濟活動的擴張,並可能帶來就業機會的增加,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

量化寬鬆對股市與外匯的影響

量化寬鬆對股市的雙面刃效應

股市的春天:QE下的市場繁榮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作為中央銀行的救市良方,常見的效果便是給股市帶來一股暖流。當中央銀行開始大量購入國債或其他資產,市場流動性得以增強,利率隨之下降。低利率環境促使投資者將資金從較為保守的債券市場轉向風險更高的股市,尋求更高的收益。這種現象往往伴隨著股市的活躍交易,推升股價至高位,對於企業融資和市場信心恢復有著正面作用。

股市的隱憂:泡沫與市場扭曲

然而,QE背後亦潛藏著風險。過度的貨幣寬鬆可能導致市場失真,股價不再反映企業的基本面,而是過度依賴於央行的貨幣政策。這種情況下,股市容易產生泡沫,一旦經濟數據不佳或是政策風向改變,市場可能出現劇烈修正,投資者面臨資產價值急遽蒸發的風險。此外,長期的量化寬鬆還可能削弱貨幣的價值,影響投資者的信心。


實施的QE後S&P500走勢變化


以圖中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為例,當中央銀行實施數量型寬鬆政策時,低利率環境將鼓勵投資者尋求更高收益的風險資產,如股票。這將導致資金流入股市,推高股價。此外,QE 也往往伴隨著財政刺激措施,進一步提振企業獲利前景,從而支持股市上漲。

量化寬鬆在外匯市場的震盪波

短期優勢:貨幣貶值與出口刺激

量化寬鬆政策往往會導致實施該政策國家的貨幣貶值。貨幣貶值對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而言,可以提升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因為出口品以更便宜的價格進入全球市場,有利於出口額的增長,進而帶動國內生產和就業。

長期挑戰:匯率不穩定與通脹風險

然而,貨幣貶值也可能引發匯率市場的不穩定,特別是在全球各國央行競相寬鬆的情況下,可能陷入所謂的「貨幣戰爭」,貨幣價值的波動加劇。此外,貨幣貶值可能引發進口物價上漲,從而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和生活成本。長期而言,這可能損害經濟的實質購買力,並對民生造成負面影響。


量化寬鬆對匯率的影響


美元兌日圓貨幣對為例,在2013年至2015年間,日本央行加強了量化寬鬆力度,包括購買大量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等資產。在此期間,美元對日圓的匯率持續波動上升。 2020年3月,受疫情影響,美聯儲開啟「無限QE|後,美日小幅下跌。隨後美聯儲開始連續升息加息,並於2022年6月開始QT縮表,美日昇到150,達到近20年來的高峰值。


推薦閱讀:縮表是什麼?美國聯準會縮表對股市和匯市有什麼影響?

美國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政策

以美國來說,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聯準會(美聯儲,Fed)也采取多輪過寬鬆貨幣政策,在QE政策下,美國聯準會透過購買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抵押貸款債券等資產,向金融市場註入大量資金流動性。



首次量化寬鬆(QE1)於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間實施,總規模達1.725兆美元,平均每月投放1,000億美元,旨在穩定金融市場並降低借貸成本。隨後,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期間,第二輪量化寬鬆(QE2)展開,此次規模約為6千億美元,主要聚焦於購買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平均每月投入750億美元,進一步強化市場流動性。


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於2012年9月啟動,直至2014年10月結束,累計規模達到1.61兆美元,標誌著聯準會在應對經濟復甦挑戰方面的持續努力。最終,面對2020年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巨大衝擊,聯準會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宣布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間總規模約為7千億美元的量化寬鬆,包括購買美國公債與抵押貸款證券,以穩定市場並支持經濟。

其他國家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

日本央行:長期量化寬鬆下的經濟結構調整

日本貨幣政策轉向


日本是最早大規模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的國家之一,其歷史上的量化寬鬆週期可以追溯到2001年,當時為了應對通貨緊縮和經濟停滯,日銀(BOJ、日本央行)開始了第一輪量化寬鬆。自那以後,BoJ多次調整其量化寬鬆政策,尤其是在2013年4月,日本央行在黑田東彥領導下,宣布了大規模的資產購買計劃,這被稱為「黑田火箭筒」。自此之後,BoJ的量化寬鬆政策幾乎成為常態,透過購買日本國債、企業債和ETFs(交易所交易基金)等方式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2016年,日本央行採取了進一步的激進措施,實施了負利率政策,將金融機構在央行的部分超額準備金利率降至-0.1%。這項政策旨在鼓勵銀行放款而非儲蓄,並進一步刺激經濟活動。進入2020年代,日本央行持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立場,以因應COVID-19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2024年3月,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將政策利率調整至0-0.1%區間,同時結束了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


推薦閱讀日幣還會跌跌不休嗎?一文讀懂2024下半年日幣匯率走勢預測

歐洲央行:量化寬鬆下歐元區的經濟重整

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

圖源:macromicro


從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與「規模/GDP 」數值可以看出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寬鬆與緊縮程度,當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時,代表歐洲央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相較之下,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相對較晚,主要在2015年才開始實施。 2015年1月22日,歐洲央行宣布將在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間購買600億歐元的政府債券,這項決定標誌著ECB首次正式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然而,面對持續的經濟挑戰和低通膨環境,ECB隨後多次延長並加強了其量化寬鬆政策的力度。


進入2024年,ECB的量化寬鬆政策仍被視為支撐歐元區經濟復甦的關鍵工具。儘管歐洲經濟在2023年顯示出復甦跡象,但鑑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ECB決定繼續實施其資產購買計劃(APP),包括公共部門購買計劃(PSPP)和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s),並在必要時調整其緊急抗疫購債計畫(PEPP)以應對可能的經濟挑戰。 2024年,ECB也宣布將加強對氣候風險的關注,考慮在其資產購買計畫中納入綠色債券,以促進永續金融。


總的來說,日本和歐洲的量化寬鬆政策都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演變和調整。日本的政策著重於長期對抗通貨緊縮,而歐洲的政策則在應對經濟危機的同時,逐漸轉向支持永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遷。

量化寬鬆與傳統貨幣政策的區別

當談到傳統貨幣政策和量化寬鬆政策時,大家可能會好奇不同的點在哪裡。這兩種政策雖然都是為了調節經濟體溫度,卻各自擁有一套運作邏輯。


量化寬鬆與傳統貨幣政策的區別

TOPONE Markets整理


談到傳統貨幣政策,您可能會想到的是中央銀行透過調整基準利率,進而影響市場的貸款利率,從而調節投資和消費活動。這種方式就像是調節家中的暖氣開關,透過改變熱量來保持室內舒適的溫度。當經濟過熱時,中央銀行會提高利率,讓資金成本上升,自然能抑製過度的投資和消費;反之,經濟寒流來襲,則會下調利率,讓資金成本下降,鼓勵企業和消費者開支,促進經濟復甦。


然而,當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傳統的利率調控已接近零界線,無法再進一步下調時,這時量化寬鬆便成為中央銀行手中的另一張王牌。量化寬鬆並非簡單地調節利率,而是中央銀行直接進入市場,大規模購買國債或其他資產,藉此向經濟體內灌注龐大的流動性。這種做法猶如在乾涸的經濟田地裡開渠引水,讓資金如泉水般湧現,目的在於降低長期利率,激發投資和消費活力,特別是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效果有限的情況下,作為強效劑來應對經濟困境。


量化寬鬆與傳統貨幣政策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中央銀行直接介入資產市場,透過購買資產來創造貨幣,而非僅僅依靠利率的升降來間接影響市場。更形像一點,傳統貨幣政策像是精確的微調,而量化寬鬆則是大手筆的灌溉。


熱門文章

  • 藍籌股是什麼?2025年最值得投資的10大藍籌股推薦

    藍籌股,作為股市中的精英群體,代表著市場上最具實力與穩定性的投資標的。那麼藍籌股這個名稱從何而來呢? 該類股票都有哪些特點,是否安全? 2025年最值得投資的10大藍籌股有哪些?

    TOPONE Markets分析師
    2025-10-29
  • 網通是什麼?網通概念股有哪些?2025網通股如何投資?

    近年來,全球政府對於寬頻基礎設施的投資持續增加,美國總統拜登更宣布了一項高達420億美元的計畫,旨在建設覆蓋全國的高速寬頻網絡。這一舉措無疑為網通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去年以來,網通相關股票的表現令人矚目,漲幅超過35%,顯著超越了整體股市的增長速度。投資者對於網通板塊的熱情持續升溫,預示著一個新的投資熱點的誕生。

    TOPONE Markets分析師
    2025-10-27
  • 台灣央行利率連6凍!2025年台灣會升息嗎?一文讀懂台灣央行升息的影響

    截止今年9月份,台灣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這已經是台灣央行連續6次保持利率不變。那麼2025年台灣有可能會升息嗎?台灣升息後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TOPONE Markets分析師
    2025-09-25
  • 2025美股休市日、美股與期貨開盤時間一次看!

    美國股市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其開盤和休市時間對投資者至關重要。本文將詳細解釋美股的開盤時間、休市原因,以及夏冬令時間如何影響台灣投資者的交易時程。

    TOPONE Markets分析師
    2025-05-30
黃金破位,抓住機會!下載TOPONE並註冊,即送 贈金

紅利金加持,助投資人在交易世界成長!

需要協助嗎?

7×2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