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為何在21世紀初期出現反轉上升
黃金是一種具有高度商品性和貨幣性的貴金屬,被廣泛用作投資和保值的工具。在21世紀初期,金價經歷了一個顯著的反轉上升的過程,從2001年的每盎司約270美元上漲到2011年的每盎司約19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一現象背後有哪些原因呢?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央行減少拋售黃金,礦業公司減少期貨銷售
黃金ETF的登場,增加黃金需求
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提高黃金避險需求
央行減少拋售黃金,礦業公司減少期貨銷售
在20世紀末期,由於美元的強勢和全球經濟的繁榮,黃金作為一種傳統的貨幣儲備資產失去了吸引力,許多主要國家的央行開始大量拋售黃金,以換取更高收益的資產。這導致了市場上黃金供過於求,壓低了金價。
同時,礦業公司也利用期貨市場來鎖定未來的黃金價格,以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他們通常會從銀行借入黃金,並將其按照當前或預期的低價出售給期貨合約的買方,然後在未來按照合約價格交割實物黃金。這種做法相當於提前出售未來的產量,增加了市場上的黃金供應,同樣壓低了金價。
然而,在21世紀初期,這種局面發生了改變。1999年9月,《華盛頓協定》問世1。這是一個由歐洲央行(ECB)和歐元區14國央行簽署的協議,旨在限制央行對黃金市場的干預。協議宣布“黃金今後仍為各國重要的儲備資產”,並規定“今後5年間,央行的黃金銷售量不超過每年400噸合計2000噸的界限”,以及“針對借貸黃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也設定一定的限制”。這個協議有效地減少了央行對黃金市場的影響力,提高了市場對黃金價格走勢的信心。
此外,在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震驚全球的恐怖襲擊事件2。這個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於世界安全和經濟前景的擔憂,促使他們尋求更穩健和保值的投資方式。黃金作為一種具有危機抵抗力和通脹抵抗力的資產,自然受到了青睞。隨著黃金需求增加,金價也開始上漲。
這對於礦業公司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由於他們已經按照過去或預期的低價出售了未來數年的黃金產量,所以他們無法享受到金價上漲帶來的利潤。相反,他們還要面臨回購已經出售的期貨合約或者交割實物黃金時支付更高成本的風險。因此,礦業公司開始減少或取消期貨銷售,甚至回購已經出售的期貨合約,以降低風險和提高收益。這也減少了市場上黃金供應量。
因此,在21世紀初期,央行減少拋售黃金和礦業公司減少期貨銷售兩大因素共同推動了市場上黃金供需關係發生變化,形成了支撐金價上漲的基礎。
黃金ETF的登場,增加黃金需求
黃金ETF是一種追蹤黃金價格的被動式投資工具,一般都有實金支持,當投資者買入黃金ETF,發行機構就要買入相應價值的實物黃金作為後盾。這樣,投資者就可以通過買賣ETF來間接參與黃金市場,而不需要直接持有或儲存實物黃金。這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提高了黃金的流動性和可及性。
黃金ETF的出現是21世紀初期黃金市場的一個重要創新。第一隻黃金ETF是在2003年在澳洲上市的Gold Bullion Securities (GOLD.AX),隨後在2004年在美國上市的SPDR Gold Shares (GLD)和在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SPDR Gold ETF (2840.HK)等也相繼推出。這些黃金ETF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使得黃金ETF的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9月底,全球共有113隻黃金ETF,總持有量達3,557.6噸,總市值達2,130億美元。
由於每買入一單位的黃金ETF,就相當於增加了一單位的實物黃金需求,因此黃金ETF的增長對於推動黃金價格上漲起到了關鍵作用。根據世界黃金協會 (WGC) 的數據,2004年至2011年期間,全球黃金需求中,投資需求(包括實物投資和ETF投資)所占比重從18%增加到46%,而其中又以ETF投資增長最快。例如,在2009年全球經歷金融危機時,全球黃金ETF的持有量增加了617.1噸,佔當年全球新增黃金需求量的85%。
因此,在21世紀初期,黃金ETF的登場為黃金市場帶來了新的需求動力,促進了黃金價格上漲的趨勢。
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提高黃金避險需求
黃金作為一種具有避險和保值功能的貴金屬,通常在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的時期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當全球面臨戰爭、恐怖主義、貿易衝突、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等風險時,黃金的需求往往會上升,反映在黃金價格的上漲。相反,當全球政治經濟穩定和繁榮時,黃金的需求往往會下降,反映在黃金價格的下跌。
歷史上,有許多例子可以說明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對黃金需求和價格的影響。例如,在1970年代初期,美國終止了與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導致美元貶值和全球通貨膨脹加劇;同時,中東地區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和第一次石油危機,引發了全球能源供應的恐慌。這些事件使得投資者紛紛轉向黃金作為安全資產,推動了黃金價格從1971年的35美元/盎司飆升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
另一個例子是在2008年至2011年期間,全球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導致許多國家的經濟衰退和財政困難。為了刺激經濟復甦,許多國家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和量化寬鬆措施,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剩和通貨膨脹壓力增加。這些情況使得投資者對於傳統貨幣和債券的信心下降,轉而尋求黃金作為保值工具,推動了黃金價格從2008年的869美元/盎司上漲到2011年的1920美元/盎司。
因此,在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的時期,黃金需求和價格往往會上升,反映了投資者對於黃金作為避險和保值工具的偏好。
結語
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了21世紀初期黃金價格上漲的原因,分別是黃金供應的減少、黃金ETF的登場和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黃金需求增加而供應減少,導致黃金價格上漲。本文認為,黃金作為一種具有避險和保值功能的貴金屬,在全球經濟和政治面臨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時期,仍然具有重要的投資價值。然而,黃金價格也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市場情緒、貨幣政策、技術創新等,因此投資者在投資黃金時,應該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的配置和分散。希望能夠為投資者對於黃金市場的理解和判斷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仍然需要幫助?跟我們聊聊吧
客服團隊全天候提供多達11種語言的專業支持,無障礙溝通,及時高效解決您遇到的問題。

7×24 H